固定义齿的返工分析及处理方案
固定义齿的返工分析及处理方案
义齿返工是医生和加工企业最不愿见到的事情,它关系到医生的信誉,也关系到企业的信誉及核算成本。
如何控制义齿返工,提高齿科修复信誉是每个牙医和加工厂必须解决的问题。
不合格的模型以及技工操作不当的原因,如图中的几种情况最容易发生。
我们十分重视医技工作为中产生的问题,并由有多年义齿制作经验的技师和医生总结了常见的返工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我们来一起学习并落实解决:
1.问题:咬合高
临床原因:1、未做临时冠,导致基牙伸长
2、制备颌间距离不够
3、颌记录错位变形
4、取摸合面切端拉长变形
5、偏侧咬
6、制作时备对合未作处理
解决方案:1、建议制作临时冠
2、达到制备标准(前后牙1.5-2.0mm)
3、模型上标记备牙的要处理
4、以正中颌关系取颌记录
技工原因:1、延伸过多未完全就位
2、咬蜡记录未作处理
3、备对合未标记清楚
4、对合牙损伤
5、咬合轻微变形未做处理
解决方案:1、正确判断颈缘
2、咬蜡等颌记录要修整
3、备对颌要标记清楚
4、保护好模型基牙完整
5、检查模型上咬合磨耗点接触是否正确,影响咬合的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
2.问题:咬合低
临床原因:1、咬蜡等颌记录不准(偏低)
2、模型取模脱模拉长(修整不准)
解决方案:1、咬合不紧密
2、定咬合有误
技工原因:
解决方案:
3.问题:食物嵌塞(垂直性)
临床原因:1、对颌楔形牙
2、牙周病松动,邻面龋坏
解决方案:1、取模前对颌楔形牙先适当处理
2、使用牙线
技工原因:1、邻面不紧密
2、邻面过大或过小
3、边缘嵴过高(牙周病)
4、没有正常覆合覆盖(楔形牙)
解决方案:1、邻接做密(根据标准的前提下调整工作模邻接面大小)
4.问题:食物嵌塞(水平性)
临床原因:1、邻牙倾斜,牙龈萎缩
2、邻面外形高点太突(邻牙)
解决方案:1、取模前邻牙倒凹外形高点太突的,邻牙磨除后再取模
技工原因:外展隙处理不当
解决方案:能进能出,不进不出
5.问题:无法就位
临床原因:1、牙体制备无共同就位道
2、灌模未按水粉比(有气泡,脱粉)
3、取模不清晰,脱模拉长变形
4、备平龈或龈下肩台的未排龈或排龈线使用不当
5、模型或基牙断裂
6、近远中邻牙倒凹
解决方案:1、备牙达到制备标准
2、根据石膏水粉比说明
3、按印模材料的使用说明规范使用
4、备平龈或龈下肩台的排龈印模
技工原因:1、边缘延伸不合理(长和短)
2、倒凹填补不合理
3、模型损伤(基牙、邻牙、对合牙)
4、邻接过紧
5、备基牙或邻牙未标记清楚
解决方案:1、准确判断颈缘和肩台位置的合理延伸
2、找出填补量最小的共同就位道,倒凹大及时与医生沟通
3、不能损伤模型,石膏质量问题及时与医生沟通
4、戴牙时应顺利就位,不能使劲按压
5、备牙处理的模型上标记清楚
6.问题:模型边缘不清晰
临床原因:1、没有排龈;
2、模型石膏水分比例没调好
3、未使用超硬石膏
4、灌模型时颈缘有气泡
5、灌模型时没有清理干净唾液和血液。
6、备牙时损伤牙龈严重
解决方案:
技工原因:1、颈缘延伸过长或过短
2、分模时损伤颈缘
3、蜡型制作时误伤颈缘
4、车金车瓷戴牙损伤颈缘
解决方案:
7.问题:边缘不密合
临床原因:备牙:1、备牙不光滑有支点 2、肩台制备不规则 3、共同就位道有偏差
灌模:1、水粉比未按说明书,膨胀系数不适合
2、用两种石膏灌模(硬+普通)石膏收缩比例
不同,会导致模型变形,影响共同就位道
3、取模后模型放的时间过长,收缩导致偏差
解决方案:
技工原因:1、分模复位时,没有完全复位,会导致咬合高,边缘不密合;分模与底座有缝隙,复位钉孔内有石膏,异物等
2、代型(分模摇晃,改变共同就位道)
3、分模时磨损邻牙接触点,戴牙时形成支点,无法就位
4、边缘石膏补的太多
解决方案:
8.问题:颜色
临床原因:1、深浅(牙体制备不足(基牙太突太长,颌间距离不足))
2、通透性不好,无层次感
3、比色或拍照有误
解决方案:1、重备牙达到制备标准比色专业拍照(照片上要附带相应比色板)
技工原因:1、堆瓷技术有问题
2、上釉外染问题,锆内染问题
解决方案:1、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2、按照材料使用说明标准操作,医技沟通了解医患需求
9.问题:形态
临床原因:1、形态不美观(牙体制备条件不足)患者特殊要求未说明(个性、仿真)
解决方案:1、重备牙达到制备标准
技工原因:1、车瓷技术问题
2、设计问题
解决方案:1、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2、设计时要考虑美观效果,医技沟通了解医患需求
10.问题:固位差,崩瓷,断裂
临床原因:1、牙体太短
2、基牙少缺失牙多(长桥)
3、牙体聚合度大
4、基牙制备不合理
5、对合牙牙尖太尖锐,倒凹大无共同就位道
解决方案:1、备牙达到制备要求,切端边缘嵴不能尖锐(圆钝),对合牙尖锐取模前磨除,制备出共同就位道
技工原因:1、内冠空
2、瓷层太薄
3、咬合太紧侧向颌有阻碍,设计不合理
解决方案:1、设计戴牙控制内冠,适当填补倒凹